论语经典名言
论语经典名言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抑或是生活中,大家对名言都再熟悉不过了吧,巧用名言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习、生活、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培养健康、有益的兴趣爱好。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名言吗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经典名言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论语经典名言11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
2、君子欲衲于言,而敏于行。
3、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!
4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5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
6、子曰:"贤哉,回也!一箪食,在陋巷。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"
7、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
8、父母在,不远游。游必有方。
9、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
10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胡?
11、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
12、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
13、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
14、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。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邦有道,贫且贱焉。耻也;邦无道,富且贵也,耻也。
15、寝不尸,居不容。
16、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;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
17、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
18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
19、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
20、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。
21、巧言令色,鲜亦仁!
22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
23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
24、君子周急不继富。
25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26、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
27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28、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。
29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30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31、子不语:怪,力,乱,神。
32、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。
33、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
34、食不语,寝不言。
35、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
36、德不孤,必有邻。
37、未知生,焉知死?
38、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"思无邪。"
39、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
40、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。
41、放于利而后行,多怨。
42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
43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44、主忠信。毋友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
45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46、举直错诸枉,则-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
47、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
48、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
49、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
50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51、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
52、子在川上曰:"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!"
53、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?四十,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
54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
55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论语经典名言2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盖有不知而作者,我无是也。多闻,择其善者而从之;多见而识之。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圣则吾不能,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兴于诗,立于礼.成于乐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众恶之,必察焉;众好之,必察焉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可谓好学也矣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不学诗,无以言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诗,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迩之事父,远之事君;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有教无类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自行束侑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 ——孔子论学习《论语》
论语经典名言31 、导之以政,齐之以德,民免而无耻。导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
2 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
3 、小人之过也必文。
4 、不仁者,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
5 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!
6 、生而知之者上也;学而知之者次也;困而学之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
7 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;知者动,仁者静;知者乐,仁者寿。
8 、言而必有信,期而必当,天下之高。
9 、二三子,以我为隐乎?吾无隐乎尔,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,是丘也。
1 0 、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学也。
1 1 、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
1 2 、以约失之者 ……此处隐藏7901个字……(教导学生,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,不去开导他;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,不去启发他。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,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,那就不再教他了。)
49、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,有若无,实若虚;犯而不校。(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,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,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;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;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。)
50、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。(人们的错误,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。所以,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,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。)
论语经典名言141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
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译文 孔子说:“学了之后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,不也高兴吗?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?别人不了解我也不恼恨,不也是君子吗?
2、巧言令色,鲜亦仁!
译文 孔子说:“花言巧语、满脸堆笑的,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。”
3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
译文 曾参说:“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:为别人出主意做事,是不是忠实?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?老师传授的知识,是不是复习了?”
4、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
可谓好学也已。
译文 孔子说:“君子吃不追求饱足,住不追求安逸,做事灵敏、言谈谨慎。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,就算好学了
5、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
译文 孔子说:“不怕没人了解自己,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。”
6、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“思无邪。”
译文 孔子说:“《诗经》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‘思想纯正,没有邪恶的东西。’”
7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
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
译文 孔子说?:“我十五岁,有志于学问;三十岁,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;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,不致迷惑;五十岁知道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;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;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。”
8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译文 孔子说:“复习(温习、巩固)旧的知识,(并且)能够从中领悟到新的知识。凭借这一点(就)可以做老师了。”
9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译文 孔子说:“学习而不知道思考,就会被知识表象所迷惑;只空想而不学习,就会对学习有害。”
10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译文 孔子说:“仲由,教导你的东西你懂得了吗?知道的就是知道的.,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,这种态度是明智的。”
11、举直错诸枉,则-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-民不服。
举:选拔、推举;直:正直的人;错:同措,放置、安排;枉:不正直不正派的人。鲁哀公问道:“如何做人民才会信服呢?”孔子回答说:“选拔正直的人,位置安排在不正直的人之上,人民就信服了;把不正直的人安排在正直的人的位置之上,人民就不信服了。”
12、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!
13、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
14、子谓《韶>>:“尽美矣,又尽善也。”谓《武》:“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”
15、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
16、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;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
17、放于利而后行,多怨。
18、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
19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20、父母在,不远游。游必有方。
21、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
22、君子欲衲于言,而敏于行。
23、德不孤,必有邻。
24、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。
25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26、有颜回者好学,不迁怒,不贰过。
27、君子周急不继富。
28、子曰:“贤哉,回也!一箪食,在陋巷。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”
29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
30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31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
32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
33、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
34、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
35、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。
36、子不语:怪,力,乱,神。
37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38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
39、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
40、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
41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
42、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。 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邦有道,贫且贱焉。耻也;邦无道,富且贵也,耻也。
43、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
44、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
45、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!”
46、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。
47、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?四十,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
48、主忠信。毋友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
49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
50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
论语经典名言15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这句名言就是爷爷最近教我背诵的。最近,爷爷常常为我讲论语名言,因为爷爷觉得这些名言都富含深刻的哲理,爷爷希望我可以从中学到道理,做个知礼明理的好少年。
爷爷说不仅要读背,还要懂得名言的.意思。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说的是:三个人同行,中间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,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去学习它,看出他们的缺点就改正它。正如在学习生活中,我们总会遇见不同的人,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,你就能更好的与别人相处。
我们班的轩轩特别调皮,学习成绩也不好,同学们都不怎么喜欢他。但是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帮助老师搬东西,有时搬书本,有时搬作业。有一次开班会,老师让大家说说同学的优点,我就举例了轩轩乐于做老师小助手的事,还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轩轩开心极了,也和我成为了好朋友。我也耐心地帮助轩轩学好功课,他特别感激。
我很感激爷爷教会我许多的道理,让我的学习生活充实有趣,也让我拥有更多的朋友。
文档为doc格式